湖州援疆传薪火 心育同行护花开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陆婷省成长导师工作室、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团队赴新疆柯坪柔性支教
时间:2025-11-11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湖州援疆传薪火·心育同行护花开

为深化浙疆教育协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共享,2025年11月初,陆婷省名师工作室、湖州市心理健康工作室核心成员陆婷、李真、韦盼盼随湖州市教育考察组远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开展为期六天的柔性支教活动。工作室团队以“精准赋能、心育同行”为使命,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多元形式,为当地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湖州智慧,搭建起两地心育协作的坚实桥梁,彰显了新时代教育人“援疆有我、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

创新范式引领:陆婷探索心育融合新路径

作为湖州市心理健康工作室主持人、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陆婷副校长聚焦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核心命题,带来题为《开放·体验·无感:探索生态劳动与园艺心育融合的中职生健康人格塑造实践新范式》的专题讲座。她打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边界,提出将生态劳动、园艺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思路——通过“播种—培育—收获”的园艺实践过程,让学生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实现情绪疏导、压力释放与责任感培养,这种“无感式”心育模式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讲座中,陆婷结合工作室多年实践案例,详细拆解了“园艺心育”活动的设计流程与评价方式,从课程目标设定到活动场景搭建,从学生参与路径到教师引导策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方案。当地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这种将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范式,为破解农村地区心育资源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重角色赋能:李真传递中职心育智慧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陆婷名师工作室专家顾问李真,针对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与教师需求,开展了题为《从课堂到生涯:中职教师的三重角色与心理赋能》的专题讲座。她从“立足课堂的教师、对接岗位的技师、引领学生的导师”这三重角色出发,用生动的中职课堂、技能实训与班会案例,深刻阐释了如何为学生的成长进行“心理赋能”。她指出,无论学生未来的路径是升学还是就业,培养其内在的“稳定内核”、点燃其“职业理想”、守护其“成长航向”,都是教育者共同的责任。

讲座结束后,强烈共鸣在现场弥漫,一位当地学校教师感慨:“虽然我们面对的学生年龄不同,但您讲的‘心理赋能’和‘三重角色’说到了根子上。如何看见学生、激发学生、引领学生,这份教育的初心和智慧是相通的。”是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当教育回归到“人”的成长本身,所有的学段与学科便拥有了共同的语言。

课堂实践示范:韦盼盼搭建心育互动桥梁

陆婷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韦盼盼,以课堂为载体,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心理辅导示范课《做情绪的主人》。通过互动游戏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会认识情绪、调适自我。这堂充满温度与互动的示范课,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提升了心理抗逆力,也为当地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心理课堂教学范例。

心育双向奔赴:跨越万里的“心育对话”

此次陆婷省名师工作室、湖州市心理健康工作室赴疆柔性支教活动,并非一次简单的“经验输出”,而是一场跨越万里的“心育对话”与“双向奔赴”。我们坚信,这份源于实践的智慧与温暖共鸣,必将如天山的清风,滋养两地更多的课堂,润泽更多孩子的心田。(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