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青少年无人机高手齐聚赛场,当智能汽车与无人机的协同作业在赛道上展开精准博弈,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学子以专业技能为笔、以不懈坚持为墨,在两项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佳绩——这不仅是校园科技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现,更是职业教育培育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有力印证。
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作为教育部认定的2022—2025学年全国性“白名单赛事”,闲林职高5名学子组成的参赛队伍将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收入囊中:“为了练准一个操控动作,队员们每天要重复上百次,手指磨出茧子也不叫苦。”指导老师回忆,备赛期间,学子们不仅钻研无人机操控技巧,更针对“雷霆行动”、“定点巡查”等项目的规则反复推演,甚至在校园内模拟复杂赛场环境,用一次次调整、一遍遍测试,将误差压缩到最小——这份对“精准”的执着,正是他们在全国高手间脱颖而出的关键。
姓名 |
班级 |
项目 |
奖项 |
左宜杭 |
23级网络信息安全 |
雷霆行动小组 |
一等奖 |
崔家宁 |
24级机电技术应用 |
定点巡查挑战赛高中组 |
一等奖 |
姚余晨 |
24级机电技术应用 |
定点巡查挑战赛高中组 |
二等奖 |
陈宇轩 |
24级网络信息安全 |
定点巡查挑战赛高中组 |
二等奖 |
钱旭全 |
24级网络信息安全 |
定点巡查挑战赛高中组 |
三等奖 |
获奖学生合照
左宜杭同学获得一等奖(亚军)
学生训练
如果说无人机大赛考验的是“飞得稳、控得准”,那么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职组比拼,则更注重“联得通、配得合”。该赛项聚焦要求参赛选手操控无人机与智能车形成“空地联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路线规划、物资投放、社区对接等多项子任务,对技术熟练度、团队配合度的要求堪称 “双重考验”。
林泓哲与应昕辰团队一个主攻无人机编程,反复优化飞行路径算法,确保物资投放 “零偏差”;一个专注智能车调试,针对不同路面情况调整行驶参数,保障地面运输“稳到底”。为了攻克“空地信号衔接”的难点,两人在训练室待了无数个假期,用手机记录每一次协同测试的数据,再结合专业知识逐一改进。最终,他们在20支中职组参赛队伍中成功突围,斩获全国三等奖。
参赛学生合影
参赛场景和设备
无人机产业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而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闲林职高始终坚信“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理念,将赛事需求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期待更多学子能在科技的赛道上“低空逐梦、高空翱翔”,再创属于职业教育的新辉煌!(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