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升心理辅导课堂实效,5月8日,嵊州市心理健康学科教师“新锐献秀”活动在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理论驱动下的心理辅导课”为主题,开展公开课展示和研讨,共话学生心灵成长。
活动首节课由嵊州市职教中心的吴春莺老师带来《点亮幸福的“火花”》。吴老师基于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聚焦高中生对幸福的困惑,通过绘制“幸福火花图”,引导学生挖掘过往经历中的幸福瞬间,学会以悦纳生活的态度去感受幸福思考、以探索世界的行动去体验幸福、以给予他人的价值来创造幸福,最终实现“幸福不是终点,而是持续积累的过程”的认知升华,为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压力纾解提供了新视角。
第二节课由三界中学李文倩老师执教《边界感:适可而止的艺术》。李老师巧妙借用“树冠避羞”的自然现象,类比人际交往中的边界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前提下构建健康关系。课堂通过“边界地图绘制”“拼贴边界轮盘”等互动活动,让学生直观理解边界的多元类型。学生在体验中学会灵活调整边界,既敢于表达个人需求,亦能共情他人感受,最终达成“让心灵如树冠般自由舒展”的成长目标。
课后,与会教师围绕“理论驱动下的课堂设计”展开深度研讨。评课环节中,教师们充分肯定两位教师将心理学理论与学情紧密结合的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以课例为镜、以研讨为桥,既展现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智慧,也为优化心理辅导课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嵊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将继续深耕课堂,以专业力量守护学生心灵成长,让每一颗青春之心都能在边界中自由舒展,在幸福中蓬勃绽放。(黄宵 吴春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