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学分银行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时间:2020-11-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0年年初,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无法篡改、可追溯和高度可信任等特点建立学习成果发布平台这一工作得到了大力推动。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在更多领域和地区间的社会应用。

区块链的共赢思维强调达成多方信任共识,相互间既能保留隐私,又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溯源、共享信息;既可凝聚、赋能更多组织,又能替代复杂的社会监督和公证体系。如果将区块链的共赢思维应用于学分银行,将有助于促进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达成共识,放大学分银行的社会应用功能,促进其更大效能的发挥。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为落户、购房、子女就学、应聘求职、出国留学、职称评定、知识产权交易等行为,公共服务组织间需要频繁出具交叉证明,申报过程烦琐费时;学历、学术等存在造假行为,难以及时验真;个人信息容易被篡改冒用,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如果建立数据集中共享管理模式,又容易出现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与公信力正面临挑战。这就需要借助区块链共赢思维,由学分银行发起,联合人力资源、学历认证、版权局、知识产权局、教学单位、执业资格鉴定、职业能力认定、出版发行等机构,达成政府减政服务共识,建立去中心化的公民成果征信联盟链。

公民成果征信区块链中将包括学历、论文、课题、职称、获奖、专利、著作权、版权等个人成果信息账户,每个机构都是联盟链的复制节点。当机构增减个人成果信息时,只需打包好变更区块进行广播。学分银行及相关机构作为保荐机构,需要建立轮流洗牌的DPOS共识协议(委托权益证明机制),确保共同见证和验证区块,盖上哈希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后将新区块送入主链记账。

公民成果征信区块链可生成和长久保存公民终身成就档案,这是国家人力资源档案保管体系的重大升级,不仅能有效避免纸质档案保管遗失和造假问题,而且能够规避机构间界限不清、办事推诿等公共服务效率问题。用户私钥授权,可有效防止办事机构将个人隐私信息泄密;DPOS共识协议,能加强组织间的开放与配合,便于责任追溯,增加了单方篡改造假的难度及成本,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思维。

再比如,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未来学习者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跨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与经验,因此,学习者将会频繁设定目标和方向,跨越多个教育机构去选择所需课程或多地实践。这种高度个性化的专业整合方式,就需要借助区块链共赢思维,由学分银行联合办学机构、慕课联盟和职业认定部门,建立去中心化的终身学习联盟链。

终身学习联盟链上的机构节点彼此相连,帮助每一位学习者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学习者可以跨机构将学习内容排列组合,灵活规划和调整。当学习者跨机构定制好一个学习包之后,打包加工成“定制课区块”交由学分银行,验证互换规则和是否可以资助减免,再将收费信息打包,进一步广播给所有机构。学习者在线学习所产生的学习信息、学费及学习成果,由所属教育机构实际扣减学费和“学分币”后,将学习过程及结果打包成区块广播上链。学分银行收到后,根据学分协约授予学分并给予“学分币”激励,直到完成全部定制课,颁发联合结业证书,而学习者获得的“学分币”可再次用于购课的真实消费,以激励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由于学习需求的产生、学习过程和成果信息全部上到终身学习联盟链,从而避免了学习造假可能。终身学习联盟链可以加强整合各类办学力量,建立满足个性教育的联合网络体系,并降低大量的学分互认协调工作,有利于教育机构间调整学术项目与共享招生机会,从而专注于课程研发与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加强学分银行的社会化应用,使其发挥更大效能,需要多措并举,不仅要有国家政策与财政力量的支持,而且要借助产业和市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自身要致力于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在推动终身学习行动中体现价值。而运用好区块链共赢思维,去设计一种相互平等、互不干涉且多方受益的共识合作机制,加速组织间形成更为开放、共享、共赢的格局是明智的选择。孙震丹 国家开放大学技术总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