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地方政府应有所作为
时间:2020-10-23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之后,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为标志,中国职业教育跨入了黄金时代。国家为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规划蓝图,职业教育朝着优质、高质量的方向快速发展。

但是,伴随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一些地方及职业院校尚未适应职教改革快节奏的步伐,旧有的一些矛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一些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

一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形式化倾向严重。从国家层面来看,职教政策不断健全完善,职教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省、市、县乃至职业院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政策。但是,“以文件落实文件”容易使职教改革陷入纸上谈兵。尚未吃透政策,地方便印发“假大空”的文件,看似积极落实,实则对职教发展不利。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确实需要政策支持,但前提是政策有效、有用、有力,并落实到位。否则,职业院校可能会被政策束缚。以校企合作为例,2018年,《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出台,旨在对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进行规范。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机制的不灵活,这一政策在传导上失灵。一些职业院校拥有实训基地、实训车间及大量设备,在校企合作上却迟滞不前,根源在于地方对校企合作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因为执行不到位,让好的政策打了折扣。

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有距离。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但不同地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其一,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准确。政府还没有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体责任不清,履职不到位,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其二,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目前来看,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仍有较大的差距。

实际上,职业教育并不是职教一家之事,而是应该由政府主导,部门落实,行业、企业及社会积极参与。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逐步完善国家、省、校三级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引入评价体系,提出诸多指标性评选。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旨在通过评价撬动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关注和投入。

三是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用人单位准入门槛过低,企业不愿承担相应的实训任务,产教融合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一部分中职学校处于保生存的状态,只能求升学——中职升高职、高职专升本,社会参与度不足,贡献力有限,在精准扶贫、维持社会稳定、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职业教育兜底、保底作用不到位。

四是职业院校内部矛盾较多。目前来看,职业院校内部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杂,专业同质化;学校评价机制不健全,升学就业评价滞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编制核定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尤为不足,文化课、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配比不合理,中职教师晋升职称通道不畅;招生难,巩固难,管理难,就业渠道窄;学校内部管理效率偏低,学校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职教改革所急。强化职教改革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职教改革走向深入,需要地方政府有所作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正确评价督促职业教育发展,完善招工、用工及待遇提升制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理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关系;发挥企业优势,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机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落实、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葛昌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