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学生思想应急引导
时间:2020-07-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重大公共事件蕴含着“三全育人”的重要资源,与开门办思政的育人理念以及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等紧密契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现场教育、场景教育不可或缺的形式。做好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大学生思想应急引导,是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大爱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实践大课,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学生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思想和行为更易受到冲击,表现为: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压抑等情绪,甚至导致心理应激障碍和抑郁症;在思想上,原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重大公共事件影响下的现时思维和现实情况产生冲突、激荡,批判性和冲突性思维骤生,往往被网络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裹挟;在行为上,受客观环境和内心波动影响,有些大学生出现冷漠、围观、厌世、造谣、传谣等非理性行为,甚至还出现个别极端行为。

重大公共事件具有时段特殊、环境特殊、措施特殊等特征,在各“特殊”交织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有效介入和积极应对,需要综合和系统地进行设计。我们认为,应该从机制、内容、方法、技术等角度开展工作,加强引导。

在机制层面,实现多方联动应急引导。一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应急引导机制,作为“三全育人”机制的重要补充。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建立由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思想应急引导机制,对大学生特殊时期的应急引导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三全育人”远程化进行,离不开家长的通力配合。应高度重视家委会在特殊时期青年学生思想减压器的功能,推动家校常态化联动,由家委会带动家长组织参与应急引导,让家长成为思政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提升网络“第三课堂”作为育人的主渠道地位。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第二课堂功能被限制,“第三课堂”被提上育人主阵地,发挥更加重要的育人作用。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深化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拓展网络思政职能,转变管理与服务策略,及时优化话语体系,增进大学生思想认同。

在内容层面,加强网络内容供给。一是校园主流媒体内容供给。新冠疫情发生后,高校充分利用校报、新闻网、官方新媒体、直播等信息平台的作用,及时发声,公布学校防控举措和相关政策,挖掘抗疫先进典型事迹,将在线教学第一课打造成为一堂思政大课。二是民间舆论场的引导。除校园主流媒体外,更要注重校园民间舆论场的合理引导。针对大学生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存在的思想和行为偏差,在虚拟社区中开辟一个主题群落来作为大学生情绪的集中进出口。如果触发预警,则职能部门通过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纾解。三是鼓励学生参与原创网络内容生产。要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网络作品的创作,鼓励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进行网络文章、短视频、绘画、歌曲等主题作品创作,用原创网络文化以文育人,让网络正能量成为青年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要养分。

在方法层面,推动网络育人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师主体转变。教师群体要主动适应网络平台即时性、交互性特性,转变身份,当好“主播”,用网言网语和学生话语风格贴近他们思想状况,零距离适时引导。利用直播、弹幕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与他们亦师亦友,保持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同频共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二是学生角色转变。大学生不仅仅是思政工作的客体,要鼓励学生骨干、意见领袖带动更多大学生担当网络文明志愿者,入驻不同网络平台、网格化空间,担当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三是工作方式转变。要将原本以线下施教为主导的工作模式转变为线上交互为主导的工作模式,保持思政工作时刻在线。特别是针对因重大公共事件导致家庭贫困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时常连线、远程家访、电话访谈,建立个性化档案,一对一定向定点帮扶,守护他们的思想底线和心理防线。

在技术层面,借助新兴技术提升时度效。一是讲求时效性。在“第三课堂”中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凸显网络思政即时性。深入探索直播互动、短视频、Vlog、H5等新型媒介载体,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破除距离屏障,丰富在线教育场景,营造“天边即身边”、时刻陪伴的育人氛围。新冠疫情期间,一些高校通过使用微信、钉钉等软件工具以及线上签到、网络直播等功能,以疫情为阵地,挖掘思政素材,把最及时的资讯和最鲜活的事例作为原生教材。二是把握精准度。运用大数据精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思想倾向、主要观点、舆论态势进行网络画像,动态感知学生行为表现。在应急引导上还要把握尺度,拿捏火候。三是注重高能效。要在特殊时期特殊事件中检验大学生应急思想引导效果,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方式方法,使应急举措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压舱石、行为稳定器,并及时凝练提升到机制层面。(曹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