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担当 新要求 新使命
时间:2020-06-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根本上抓住了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劳动教育为高职院校赋予了新担当、提出了新要求、增强了新使命。

新担当

劳动是职业的内涵。劳,本指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是需要“用力用心”的活动。劳动需要付诸行动,劳动之后还需要产生成果;劳动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而不是单纯的对于财富或物质的获取;劳动教育不是摆摆形式,而是要养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养成创造的愿望。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劳动教育中“劳动性”日益弱化,即由学徒“教育”到学校的学生“教育”,由谋生技能的拜师学艺,到组织化、规范化的职前准备教育,功能的演化决定了现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变化。因此,现代劳动教育的指向首先是劳动精神的培养,然后才是劳动技能的习得。

高职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训练,来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和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是为未来的劳动做准备,同时也在“职业劳动”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成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高职劳动教育的基本形式,“校企合作”是高职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现代学徒制”是高职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做中学”是高职劳动教育习惯养成和心理意识积淀的过程化培育。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高职劳动教育必须具有“高”要求——高素质和高技能。劳动的性质不分等级,但技能有高低,高职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培养一大批技能大师服务新基建、打造新动能。

新要求

劳动观,要有新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变了世界的生产和生活形式,劳动的对象变了,劳动的工具、方式、技术也变了。新时代的劳动者将是知识型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需要新知识,需要运用智能化工具开展劳动,而不再是体力劳动的翻版。劳动训练、实践和技能也表现出相应的新形式,不再是千百年手把手的传授,劳动出现的新形式,促使人们形成劳动新观念,高职教育要适应劳动新方法和职业新生态,创造“新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表现形态,要有新设计。劳动教育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活动来实现,新时代的高职劳动教育要把劳动的新特色容纳进去。劳动课程要用一些新“趣味”、新的劳动“吸引力”去改变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心理惯性;要把劳动这个理念带进教学大纲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一部分内容,要让学习者在学的过程中感觉“动”起来,这是需要教师花大功夫的。只有教师的劳动理念“动”起来了,学生们才会不知不觉地“跟随”,进而成为习惯。

劳动教育的方法,要有新创意。必须摆正劳动教育的位置,劳动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内容”;“内容”可以选择,“部分”不可或缺,缺少了就是“残缺”。高职劳动教育要将新的劳动技能融于职业教育的技术性里,用新的劳动技能的“美”,让学生从劳动中感受到快乐、感觉到收获,达到“劳,勤也”的目的。

新使命

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功能中,发挥职业教育的特长优势,主动开展劳动教育。

一是完善“劳动精神”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人生梦想。

二是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功能,发挥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特长,向社会输出劳动教育空间,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技能劳动教育体验平台,开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技术研发创新中心、新兴技术产业或商业应用平台、大师工作室;发挥高职“双师型”教师、技能大师等优势资源,向社会输出劳动教育师资。

三是完善劳动教育研究功能,职业的“劳动”属性,高职教育的劳动本色和先天优势,要求高职院校要为当地各类机构的劳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郭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Baidu
map